刹住恶意抢注商标歪风

阅读:31 2025-02-26 09:39:43

  2月24日,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通告,依法驳回抢注“DEEPSEEK”等相关商标注册申请。

  近期,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全球掀起了科技浪潮,吸引了无数目光。在此背景下,涉事主体将公众熟知的“DeepSeek”名称或相关图形作为“猎物”,在多个商品服务类别进行“撒网式”注册,其搭便车谋取不当利益的意图昭然若揭,吃相相当难看。这不就是企图不劳而获,坐享他人创新成果红利?

  商标作为企业品牌的核心标识,承载着企业的信誉、形象,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足的重要资产。但利欲熏心者却将商标视为可以倒卖、坑蒙拐骗甚至敲诈勒索的“生意工具”。从冬奥顶流“冰墩墩”到文旅热词“淄博烧烤”,从大国重器“天眼”再到今天的“DEEPSEEK”,恶意抢注商标事件屡见不鲜。

  虽说恶意抢注不等于注册成功,结局往往是被驳回或者宣告无效,但此类行为的恶劣影响不容小觑,不仅严重扰乱正常的商标注册秩序,更影响公平、有序营商环境的建设。往深了说,如果任由这种“蹭热点”行为泛滥,势必还会让创新者寒心,对整个市场的创新活力造成极大的伤害。

  令人欣慰的是,规制商标恶意抢注行为的治理体系一直在完善。商标法有明确规定,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应当予以驳回。一些地方和部门也早已亮明态度,持续打击遏制商标囤积和恶意注册,传递出“零容忍”的明确信号。此次国家知识产权局果断出手,依法驳回抢注申请,正是对恶意抢注者的警示,对商标注册秩序的有力维护。

  但刹住商标恶意抢注歪风无法一蹴而就,必须保持高压态势,久久为功。归根结底,恶意抢注商标屡禁不止,为的就是一个“利”字。因此,驳回之后,更要让违法违规者付出应有的代价。对此,?国家知识产权局?多次发布通知,强调对反复实施商标恶意注册行为依法从重惩处,并依法依规认定为严重违法失信行为。各有关部门要协同配合、狠抓落实,彻底斩断背后的灰色利益链,让恶意抢注的企图难以得逞。

相关文章
{{ v.title }}
{{ v.description||(cleanHtml(v.content)).substr(0,100)+'···' }}
你可能感兴趣
推荐阅读 更多>
推荐商标

{{ v.name }}

{{ v.cls }}类

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